挪出生命微光,筑牢安全堤坝——给向家镇居民朋友的一封信
2025-06-03 17:27:2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向家镇应急办 | 编辑:余润东 | 作者:潘点云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8519

向家镇广大父老乡亲:

2025年主汛期,大风、暴雨、雷电等极端天气频发,旱涝急转风险突出,全国多地面临滑坡、泥石流等灾害威胁。在严峻防灾形势下,一项名为“搬床行动”的避险措施正在地质灾害高风险村组全面铺开。这项要求居民“住前不住后,住上不住下、住高不住低”的应急举措,与“三查”“三避让”“三个紧急撤离”和“631预警”等科学机制深度融合,通过调整床铺位置,为夜间突发地质灾害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,织就了一张地质灾害防御的生命防护网。  


严峻形势,避险行动刻不容缓

今年入汛以来,湖南省出现大范围暴雨过程,并伴有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土壤含水饱和,地质灾害风险剧增。在防范应对过程中,各地扎实做好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工作,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近期湖南省应急委办公室印发通报,对怀化市、邵阳市等地11起地质、洪涝灾害成功避险避灾案例予以通报表扬。

2025年5月27日20时34分,怀化市洪江市黔城镇镇、村两级下沉一线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。23时10分许,山门新村联村领导在排查过程中发现,村民谢某榜屋后山体坡面有部分泥质滑坡,当即将谢某榜1户3人转移安置。28日6时许,此地发生山体滑坡,谢某榜家房屋损毁严重。因巡查、转移及时,未造成人员伤亡。

2025年5月27日18时许,邵阳市洞口县月溪镇黑岩村村干部在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时,发现该村楼脚组李某生房屋附近山体多处裂缝,遇到暴雨可能会发生滑坡,立即将相关情况向镇党委、政府汇报。镇党委立即组织李某生1户5人转移安置,28日7时,李某生家附近发生山体滑坡,因转移避险及时,没有造成人员伤亡。


生命之挪,“搬床行动”落地生根

这项被简称为“搬床行动”的举措,核心在于利用房屋空间结构争取逃生时间。

在澧县甘溪滩镇,这项措施于今年5月经受住考验。2025年5月5日深夜,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甘溪滩镇,一场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轰然而至。巨石裹挟着泥土冲破民居后墙,瞬间吞噬了一楼的卧室。而皮姓夫妻因听从巡查人员建议,提前将床铺从后屋挪至前屋,在这场灾难中毫发无伤。“幸亏睡到屋前头!”劫后余生的皮老汉紧握巡查人员的手说。


住前不住后:远离靠山体的后墙,选择临街或院前的房间安置床铺

住上不住下:二层及以上楼层优先于底层

住高不住低:床体尽量安置在室内相对高处


科学防灾体系,三查三避让筑牢防线

“搬床行动”的精准实施,离不开科学系统的“三查”工作措施支撑,是嵌入湖南地质灾害防治的“雨前-雨中-雨后”全周期防控体系。

“三查”机制构筑动态防线

雨前排查:查建筑物安全、排水设施、应急物资,识别隐患;

雨中巡查:紧盯低洼地带积水、排水设施运行、值班值守,及时处置; 

雨后核查:灾损统计、隐患复核、应急处置复盘,防止滞后灾害。  

“三避让”原则贯穿防灾逻辑

提前避让:基于预警主动转移;  

主动避让:发现险情征兆自主撤离;  

预防避让:通过工程规划源头规避风险。

三个紧急撤离

强降雨时撤离;

险情异常时撤离;

风险不明时撤离。

预警叫应机制,631模式争分夺秒节

“631”叫应机制是撤离行动的生命线,为挪床和撤离赢得黄金时间。

6小时风险预警,预报暴雨落区,部署防御;

3小时风险通报,发布风险预警,准备行动;

1小时风险叫应,叫应责任人,启动撤离。

硬核执行标准,四个一律不留死角

挪床只是应急之策,“如遇强降雨,必须按‘四个一律’要求转移,做到应转早转、应转尽转。

雨量达临灾预警值时转移;

发生险情异动时转移;

风险无法准确判断时转移;

夜间出现上述情形时转移。

“五个关键环节”精准落地  

五个环节责任到岗到人。明确“应转尽转不过夜”,当夜必须完成风险区群众安置。

广大父老乡亲们,一床之挪,挪出的是基层防灾智慧的微光,筑牢的是守护生命的堤坝。当每一张床铺都安置在安全方位,当每一次预警都及时响应,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理念便在千万村落扎下最深的根须。

责编:余润东

来源:向家镇应急办

  下载APP